学习手记丨共产党人拥有人格力量才能赢得民心-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5 07/01 22:01:20
来源:新华社

学习手记丨共产党人拥有人格力量才能赢得民心

字体: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正确理论,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2012年1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上如是强调。

  人格力量事关民心所向。

  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南洋爱国华侨陈嘉庚来到延安。此前,重庆的推杯换盏、铺张景象令他极度失望:“国家前途深可忧虑”。在延安,毛泽东同志用自己种的白菜、豆角来招待客人。陈嘉庚断定:“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当选的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

  参观毛泽东同志旧居,听讲解员介绍“毛主席开的菜园”。“当年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粗粮、穿布衣,用‘延安作风’打败了‘西安作风’。”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由衷感叹。

  “延安作风”,正是中国共产党人格力量的鲜明体现。在物质极度匮乏中挺立起精神高地,与群众之间建立起血肉联系。

  回望我们党百多年历程,一代代共产党人用优良作风、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凝结而成的人格力量,养天地正气,引万众归心。

  天地之秤,百姓为砣。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共产党人拥有人格力量,才能赢得民心。”

  人格力量不是抽象的概念。

  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言行举止是党的作风的直接表现,是人民群众对一个政党人格力量的直观感知。

  在正定工作时,习近平同志规定在公务招待中,将工作餐改为正定的一些小吃。他常说:“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作风建设一定要防微杜渐。”

  《习近平在福州》中记载着一个细节:“1992年,习书记在福州领导举办了首届工艺美术节,各地客商蜂拥而至。他一贯反对铺张浪费、大吃大喝,就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用福州本地的风味小吃接待客人,这样既经济又好吃。”

  《之江新语》一篇题为《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的短文中,习近平同志阐释道:“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人品,反映作风。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

  党的十八大后,在河北阜平吃大盆菜,在福建古田同基层官兵一起吃红米饭……考察调研时的一餐一饭,处处彰显节俭朴素的优良作风。

  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领导干部普遍受人关注,言行无小事。“一篇讲话、一次活动,一项决策、一个部署,甚至一餐饭、一杯酒,都会影响着周边、影响着社会,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党的形象。”

  细节见精神,作风显人格。

  新时代新使命呼唤伟大人格力量。面对严峻挑战和各种风险,中国共产党只有以优良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才能赢得历史主动,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纵然时移世易,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以人格力量凝聚党心民心”,才能无愧于自己的称号,才能赢得人民赞誉。

  策划:张晓松

  主编:朱基钗

  主笔:黄玥

  视觉:包昱涵、张树志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纠错】 【责任编辑:吴京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