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债务危机“三重奏”

2025-07-03 22:24:25 来源: 《环球》杂志

这是2022年11月24日在韩国首尔明洞街区拍摄的换钱所

文/《环球》杂志记者 孙一然(发自首尔)

编辑/马琼

  近年来,韩国经济正陷入一场由债务问题引发的困境。过去一年内,韩国债务增加了247万亿韩元(1韩元约合0.005元人民币),增速达到经济增长率的1.5倍。按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预计到2037年,韩国债务总规模将超过1亿亿韩元。无论是家庭、企业还是政府,均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负担。

  如此庞大的债务规模,制约了韩国的政策调整空间。许多原本有利于经济长远发展的政策,也因债务问题而难以推进,或不得不做出妥协。在此背景下,韩媒纷纷发声,指出韩国经济正无可避免地陷入“债务陷阱”,未来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

政府负债大幅增加

  当下,韩国家庭、企业和政府都被负债所束缚——高利率环境下,沉重的债务负担导致边缘企业面临严峻的流动性危机;为偿还利息,家庭不得不缩减开支,而在高物价压力下,这一趋势进一步加剧了内需萎缩;本应发挥经济刺激“引擎”作用的政府,也因债务负担过重,不敢贸然进行财政投入。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今年3月20日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韩国非金融部门(居民、非金融企业及政府)总负债规模达到6222万亿韩元,创下历史新高。

  韩国国家总负债规模在2021年一季度末首次超过5000万亿韩元,此后持续增加,并在2023年四季度末突破6000万亿韩元。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韩国非金融部门债务规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即宏观杠杆率为247.2%。

  从具体数据来看,企业负债达2798万亿韩元,家庭负债2283万亿韩元,政府负债为1141万亿韩元。其中政府负债数额虽低,但同比增长率最高。2023年三季度末政府负债为1020万亿韩元,一年时间内增加了约120万亿韩元,增幅达11.8%。与此同时,企业负债同比增加2.9%,家庭负债增加2.1%。

  有分析认为,韩国政府采取的撒钱式财政扩张政策和经济扶持政策是政府负债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

  尽管从数据上看,韩国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低于50%,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轻心。韩媒《每日经济》在社论中指出,政府债务增加可能导致国家信用评级下调,国债利息上升,从而加剧财政恶化。财政状况一旦恶化,能够用于福利或刺激经济的财政资金也会相应减少,进而可能在长期内阻碍经济增长。

家庭陷负债泥潭

  当前,快速增长的家庭负债已成为冲击韩国整体经济稳定的隐患。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2024年三季度末,韩国家庭负债占GDP比例为90.7%,在主要国家中位居前列,高出新兴市场平均值(49.1%)和二十国集团主要成员国平均水平(61.2%)。而到了2024年四季度,按照国际金融协会(IIF)的统计,韩国家庭负债占GDP的比重为91.7%,在全球38个统计国家中排名第二。

  韩国家庭负债占GDP的比重自2004年以来已连续17年上升。在将近4年的时间内,韩国始终被冠以“全球家庭负债最高国家”称号。2024年韩国国民账户体系基准年度调整后,家庭负债占GDP比重下降,排名才降至第二位。

  韩媒直言,过去数年间家庭负债占国家经济规模九成以上的状态不可持续。根据韩国银行(央行)发布的《家庭信贷累积风险和政策启示》研究报告,若家庭负债占GDP比率(以3年累积计算)上升1个百分点,那么4到5年后GDP增长率(同样以3年累积计算)将下降0.25至0.28个百分点。该报告指出,当家庭信贷比例超过80%时,无论是在中长期还是在短期内,都会因消费萎缩等原因导致经济增长率下滑,经济衰退发生的概率也会显著提高。

  韩国央行行长李昌镛多次强调,家庭负债占GDP比率一旦超过80%,就会制约经济增长或金融稳定,央行的目标是将该数值逐步降低到80%。

  韩媒《朝鲜日报》2024年末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韩国经济领域的专家普遍认为,家庭负债已成为韩国经济的最大风险。

  更加危险的是,在举债投资风潮下,韩国年轻一代负债程度正逐步走高。根据韩国国务调整室3月初发布的数据,以2024年末为统计基准,韩国19岁至34岁年轻人人均负债1637万韩元,较两年前增加了约四成。而同期,他们个人平均收入从2162万韩元增至2625万韩元,增幅刚超两成。

  年轻人群体负债增加过快,对消费的负面影响要大于其他年龄层人群,他们不敢消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内需复苏。韩国开发研究院研究委员金美鲁(音译)指出,青年群体负债中,约85%与住房消费有关,由于净资产不足,在负债压力下更倾向于缩减其他开支。

  金美鲁估算,若基准利率上调1个百分点,青年群体需额外支出收入的3.3%用于偿还债务本息。相比之下,60岁以上人群仅需增加约1.2%的支出。

个体工商户“以债还债”

  企业债务也是韩国经济低增长困局中的一大隐忧。有数据显示,韩国主要商业银行和信用卡公司的2025年一季度贷款逾期率急剧攀升,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水平。韩联社援引一位信用卡行业人士的话报道,由于经济不景气,逾期率正快速攀升,在小商户和个体经营者等财务脆弱群体中表现尤为明显。

  在高利率、高物价环境下,个体工商户经营成本大幅上升,同时消费低迷又导致商家销售额不断下滑。如此往复,个体工商户不得不借债维持经营,陷入“借新还旧”的恶性循环。

  据韩媒《时事杂志》报道,一名在首尔市江北区经营小吃店8年的朴姓商户最近正考虑关闭店铺。朴某表示:“每个月光偿还贷款利息就要近90万韩元,物价持续上涨但顾客却在不断减少,靠刷卡还卡已坚持了1年。”朴某去年曾申请政府的政策性贷款,但因信用等级和抵押条件达不到条件,最终只能向第二金融圈(保险、证券、信托、投资等金融公司)借贷,利率高达12%左右。

  当前,个体工商户的金融风险已经不局限于个人危机,而在向整个经济体系扩散。个体工商户倒闭,背后伴随着就业减少、消费萎缩、地产空置率上升、地方财政收入减少等连锁反应。

  有分析指出,个体工商户的金融不稳定问题,影响的不仅仅是他们自身,更有可能逐步演变成影响国家经济体系稳定的因素。金融部门与政府应出台切实有效的结构性改革对策。

被债务束缚的韩国经济

  当前,韩国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因债务问题严重受限,债台高筑令韩国政府进退维谷。

  考虑到美国“对等关税”掀起的贸易战对韩国出口造成的冲击,以及内需复苏迟迟未至,越来越多的声音认为,韩国央行应进一步下调利率以提振经济,尤其是内需。

  然而,在4月17日举行的金融货币委员会会议上,韩国央行决定维持2.75%的基准利率不变。韩国央行指出,当前物价保持稳定走势,但由于一季度经济疲软以及全球贸易环境恶化,经济下行风险有所扩大。考虑到美国的关税政策变化,以及仍需观察汇率波动和家庭贷款动向,因此决定维持当前的基准利率水平不变。

  韩国央行指出,从维护金融稳定的角度出发,需重点关注高波动性的汇率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以及货币宽松政策可能带来的家庭债务再度扩大的可能性。今后的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缓解经济下行风险的降息基调,同时密切关注国内外政策环境变化以及物价、家庭债务和汇率的走势,以此决定基准利率进一步下调的时机与速度。

  韩联社分析称,如果家庭负债的增速得不到控制,货币政策就难以集中在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等目标上。

  韩国的基准利率曾在2023年1月至2024年10月降息前维持3.5%的水平,刷新冻结时间最长纪录。其背后主要原因正是飙升的首都圈房价和家庭贷款等金融不稳定因素。

  2024年二季度,韩国GDP环比下降0.2%,当时韩国政界与市场方面主张应提前降息以刺激经济,但金融货币委员会判断,降息可能进一步推高房价和家庭负债,相当于“火上浇油”。

  基准利率的调整当前正面临两难境地——既不敢轻易下调,也不敢贸然上调。即使因物价快速上涨而需提高基准利率,随之而来的将是家庭负债利息骤增和贷款违约风险增加,这令央行在决策时犹豫不决。

  分析认为,韩国的债务危机根源在于,在高利率环境下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减少债务规模,反而容忍了借债行为,并依赖金融支持来维持“僵尸企业”不死,本质上采取了一种“止痛药式”的短视政策。

  《东亚日报》指出,与主要发达国家不同,韩国债务增长的背后,是一系列以支援弱势群体和不良企业为主的金融政策。政府一方面高喊“管控债务”,另一方面却以“共生金融”为名,为个体工商户不良贷款提供延期偿还服务,由此助长了“债务炸弹”膨胀。

  韩国汉阳大学经济学教授河俊京表示,政府的金融支援更多是在拖延时间,而不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频繁实行缺乏实证基础的政策,落入了盲目迎合民意的陷阱。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