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视产品闪耀印尼

2025-07-03 22:19:05 来源: 《环球》杂志

2022年11月7日,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人们在2022视听中国·优秀视听节目印尼展播活动启动仪式上观看优秀中国影视作品视频合集

文/胡萍

编辑/马琼

  中国动画电影《哪吒2》前不久在印尼首映时,电影院内数次响起掌声和欢呼声;近几年,中国微短剧凭借“短平快”的传播节奏,让印尼民众在社交媒体评论区直呼“看不够”……从大银幕上的视听盛宴到小荧屏里的紧凑情节,中国影视产品正以多种形态走进印尼民众的生活,为他们深入了解当代中国推开一扇扇明窗。

中国新电影走进印尼

  2025年印度尼西亚中国电影展上,《好东西》《落凡尘》等5部中国影片亮相,成功赢得印尼民众的广泛喜爱与认可。印尼国家电影局中国事务首席代表张振岭表示:“国风动漫影片《落凡尘》让不少印尼华人感动落泪,即便不熟悉故事的背景,也能被情节所打动。”

  实际上,中国电影在印尼院线并不常见。张振岭表示,印尼电影市场主要被本土商业片及好莱坞大片所占据,就类型而言,观众更青睐恐怖片和传记片等。他提到,中国电影在印尼的存在感和商业号召力较弱,印尼观众对国风电影的了解仍停留在20世纪风靡东南亚的功夫题材作品,对当代中国电影知之不多。

  但张振岭也表示,“中国传统文化同样具备通过电影传播的潜力,好莱坞的《功夫熊猫》《花木兰》正是以中国元素打动了海外观众。”

  《哪吒2》在印尼的表现同样印证了这一点。今年3月15日,《哪吒2》在雅加达市区的CGV电影院首映,观影中观众七次自发鼓掌。影片中哪吒和父母之间感人至深的亲情引发观众强烈共鸣,影片精美的画面和巧妙的剧情设定也广受好评。3月21日,《哪吒2》正式登陆印尼各大影院。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5月6日,《哪吒2》印尼总票房已达149.5万美元(约合1080万元人民币)。

  《哪吒2》开了个好头,而让更多的中国电影更快地走近印尼观众,也仍需各方共同努力。在张振岭看来,相比韩国努力在印尼打造自己的电影院,推动其本土电影在印尼落地,中国电影在印尼传播的渠道不够立体,中国电影院线出海需再加把力;在此基础上,还需做好印尼本土的社交媒体营销,搭建长期服务中国电影业的社交媒体矩阵;此外,中国电影人要继续以情怀和诚意深耕海外市场,让印尼观众感受中国电影出海的真心。

微短剧成风口

  如今,微短剧凭借“刷一集就上瘾”的魔力,已经成为印尼民众的“新宠儿”。中国微短剧乘此东风,屹立在了出海印尼的潮头——ShortMax、DramaWave等中国短剧平台纷纷抢滩印尼市场,表现亮眼;2024年11月,字节跳动推出的短剧平台Melolo在印度尼西亚等市场上线。

  据媒体报道,在5月举行的上海技术交易所微短剧专板启动仪式暨上海杨浦·国际短剧出海平台蓝媒短剧Dramabyte战略发布会上,蓝媒短剧与Dana(蚂蚁国际投资印尼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被称为“印尼人的支付宝”)发起的“印尼短剧频道”正式启动,首年超100部中国短剧将被引进。

  印尼本土媒体公司也敏锐捕捉到这一商机,积极与中国公司合作引进微短剧。创办于2014年的印尼新闻媒体集团印度尼西亚数字网络(IDN)坐拥多个数字媒体平台,其产品主要面向印尼年轻一代。世界新闻出版者协会官网2024年发布的文章提到,IDN旗下产品的月活用户已超7000万。今年1月,中国微短剧内容投资与发行公司易漾光橙宣布与IDN App达成内容战略合作,协助推出短剧频道。在该频道,用户不仅能观看印尼本土剧集,还能观看涵盖友情、爱情等多种题材的中国微短剧。

  IDN创始人Winston Utomo表示,微短剧是印尼娱乐产业发展的风口。在时间愈发宝贵的数字时代,微短剧为当代人带来了节奏更紧凑、沉浸感也更强的观看体验。IDN App负责人Zefanya Deby在接受印尼本地媒体采访时提到,印尼是微短剧消费大国之一,未来微短剧用户还将进一步增加。这将为中国微短剧出海提供难得的机遇。

3月15日,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一名参加《哪吒之魔童闹海》首映礼的观众展示电影票

何以俘获人心

  在今天的印尼,微短剧为什么能俘获人心?

  微短剧在印尼的发展,与用户的消费偏好紧密相连。如今,短视频消费持续增长,利用通勤等碎片化时间观看短视频已成为不少年轻人热衷的一种娱乐方式。IDN研究院调研结果显示,印尼“千禧一代”(生于20世纪且在跨入21世纪以后达到成年年龄的一代人)和“Z世代”(1995年至2009年出生,也称为“网生代”“互联网世代”“二次元世代”“数媒土著”)剧迷对兼具娱乐性与知识性的内容青睐有加。

  对于22岁的印尼姑娘Shasi而言,观看中国微短剧已成为她的新选择,跌宕起伏的剧情常常引起她的情感共鸣,甚至让她潸然泪下。凭借紧凑的叙事节奏、戏剧效果拉满的音效和夺人眼球的视觉效果,中国微短剧完美契合了印尼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喜好。

  微短剧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集中且强烈的情感表达迅速抓住观众,营造沉浸式的观剧体验。这种形式既满足了年轻观众的娱乐需求,同时让观众在短时间内完整观看一个故事,获得良好的观剧体验。

  微短剧在印尼的发展离不开社交媒体的助力。全球化数字营销平台TikTok for Business发布的《2024短剧出海营销白皮书》显示,高达93%的短剧用户将社交媒体平台作为日常观看短剧的主要渠道,其中72%的用户首次接触短剧就是在社交媒体平台。

  印尼安塔拉通讯社援引研究机构的调查报告指出,2024年,印尼社交媒体用户数量达到1.39亿人,约占其总人口的49.9%。庞大的社交媒体用户基数为微短剧在印尼的传播提供了广阔市场,社交媒体的算法推荐机制让微短剧精准触达目标受众,通过投放微短剧中充满冲突性的片段,比如“穷小子逆袭成千亿总裁”这类极具张力的情节,用户的好奇心与观看欲被瞬间激发,从而有更多用户停留在当前页面观看剧集。

  印尼临床心理学家Christin Wibhowo在接受印尼罗盘网采访时表示,印尼民众之所以对中国剧集的宣传视频“上瘾”,主要因为其简短的呈现形式符合人们即时性观看的需求,剧中不同角色个性鲜明,呈现的贫富差距等情节能引起印尼观众的共鸣。

中国影响力攀升助力

  微短剧在印尼走红,与中国影响力的提升密不可分。今年正值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建交75周年,长期以来两国在经贸与人文领域不断深耕细作,取得了丰硕成果。雅万高铁的建成通车给印尼人民带来了切实好处,留学交流项目和各类文化交流活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拉近了两国民众的情感距离。这些实打实的合作成果提升了中国在印尼的影响力。

  安塔拉通讯社援引印尼国家研究创新署的研究指出,中国是印尼经济增长中最有利的合作伙伴,具备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印尼外交政策协会联合东盟与东亚经济研究所开展的2024东盟人民认知调查显示,中国被认为是最具软实力的国家和东盟未来最紧密的合作伙伴。

  此外,《寰球民意指数(2024)——东盟篇》和《寰球民意指数——周边国家篇(2024)》调查表明,东盟国家公众对中国的亲近感指数位居第一,中国的大国形象在东盟地区广受认可,中国文化符号在周边国家的认知度和影响力持续增强。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上升,印尼民众对中国有了更积极正面的认知与情感联结,更乐于接触中国影视作品和微短剧。同时,这也进一步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印尼交流合作。

  在2024印尼·菲律宾·中国福建(泉州)电视周上,泉州广播电视台与印尼MNC传媒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印尼MNC传媒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微短剧等中国内容在印尼市场的快速增长为两国合作创造机遇,推动了文化交流,希望未来能在微短剧领域开展联合制作项目。

  客观而言,当前中国电影出海印尼也仍面临传播渠道不够立体、本土化译制缺失等困难,排片率低等问题也导致市场存在感不强,此外,一些中国微短剧存在内容同质化、制作粗糙等问题。加上印尼本土公司纷纷发力布局微短剧赛道,微短剧出海印尼还要更加精益求精。

手机版